学生活动
据统计,我国每年约有5.7万人死于溺水,数字触目惊心。每一起溺水事故都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沉重的灾难!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,为了不让“流水哗哗误此间少年郎”。增强安全意识,正是我们抵御溺水事故的第一道防线。今天,我们一起来学习防溺水相关知识,筑牢防溺水的“生命线”。
溺水的危害:缺氧导致脑损伤。溺水时,由于呼吸系统受阻,身体很快会缺氧。短时间的缺氧就可能导致脑细胞受损,进而影响记忆、思维和其他认知功能;水压对大脑的冲击。水压的急剧变化可能对大脑造成冲击,引发头痛、脑震荡甚至脑出血等严重情况;脑部感染风险。溺水后,如果水进入肺部或消化系统,有可能引发感染,进而通过血液传播到大脑,导致脑膜炎等严重感染。
溺水防护:1.不准私自下水游泳。2.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。3.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。4.不准在无家长监护的情况下游泳。5.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。6.不准盲目、擅自下水施救,溺水救援。
5种迹象辨别溺水者:1、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,没有时间呼救。2、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,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。3、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,挣扎20-60秒之后下沉。4、看起来不像溺水,只是在发呆,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,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。5、水中有人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,一旦安静无声要立刻警醒。
溺水自救:一旦发现自己处于溺水危险中,首先要保持冷静,惊慌失措只会导致体力消耗更快,增加溺水的风险;利用浮力辅助物,如果身边有浮力辅助物,如救生圈、浮板等,请立即抓住它们,这些物品能为你提供额外的浮力,帮助你保持在水面上;采取仰漂姿势,如果你没有浮力辅助物,可以尝试采取仰漂的姿势,放松身体,让头部后仰,口鼻部分露出水面进行呼吸。
溺水预防建议:学习游泳技能,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和自救方法,这是预防溺水的根本措施。注意安全标识,务必注意观察并遵守各类安全标识和警告。避免进入未知或危险的水域。穿戴救生设备,进行水上活动时,穿戴合适的救生衣或浮具,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。
总之,防溺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守护生命之舟,远离溺水之患。愿每一个春夏秋冬,我们都能在阳光下尽情的欢笑,享受生活的美好。
溺水的危害:缺氧导致脑损伤。溺水时,由于呼吸系统受阻,身体很快会缺氧。短时间的缺氧就可能导致脑细胞受损,进而影响记忆、思维和其他认知功能;水压对大脑的冲击。水压的急剧变化可能对大脑造成冲击,引发头痛、脑震荡甚至脑出血等严重情况;脑部感染风险。溺水后,如果水进入肺部或消化系统,有可能引发感染,进而通过血液传播到大脑,导致脑膜炎等严重感染。
溺水防护:1.不准私自下水游泳。2.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。3.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水域游泳。4.不准在无家长监护的情况下游泳。5.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。6.不准盲目、擅自下水施救,溺水救援。
5种迹象辨别溺水者:1、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,没有时间呼救。2、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,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。3、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,挣扎20-60秒之后下沉。4、看起来不像溺水,只是在发呆,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,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。5、水中有人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,一旦安静无声要立刻警醒。
溺水自救:一旦发现自己处于溺水危险中,首先要保持冷静,惊慌失措只会导致体力消耗更快,增加溺水的风险;利用浮力辅助物,如果身边有浮力辅助物,如救生圈、浮板等,请立即抓住它们,这些物品能为你提供额外的浮力,帮助你保持在水面上;采取仰漂姿势,如果你没有浮力辅助物,可以尝试采取仰漂的姿势,放松身体,让头部后仰,口鼻部分露出水面进行呼吸。
溺水预防建议:学习游泳技能,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和自救方法,这是预防溺水的根本措施。注意安全标识,务必注意观察并遵守各类安全标识和警告。避免进入未知或危险的水域。穿戴救生设备,进行水上活动时,穿戴合适的救生衣或浮具,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。
总之,防溺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守护生命之舟,远离溺水之患。愿每一个春夏秋冬,我们都能在阳光下尽情的欢笑,享受生活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