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(2023版)
(专业代码:020102)
一、专业介绍
经济统计学专业,学制四年,专业门类为经济学。
经济统计学专业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,由原国家统计局、国家计委、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老一辈专家加盟组建,以社会经济统计为特色,着重培养掌握现代统计分析方法,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重的复合型人才。1986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;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;2004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;2010年建成统计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;2018年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“数据与经济统计应用”方向开始招生;2019年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6人,其中教授9人,副教授11人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。专任教师中有校级教学名师1人,宝钢教育教师奖2人。依托本专业建设有统计学、应用统计(专硕)、国民经济学、区域经济学等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。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了40多届共计2000多名毕业生。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培养质量较高,能有效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。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建设,统计学专业建立了一个结构合理、教学科研实力突出的学术梯队,多年来承担了几十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课题,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科研论著,获得了数十项各级科研奖励,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反响。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,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掌握扎实的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,并具备熟练应用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和软件工具的统计人才;在“新文科”理念下,将大数据、计算机、数学等学科知识纳入培养体系,深度交叉融合文科与理工学科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,能够在经济管理部门,银行、保险公司、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,信息咨询、市场调研机构以及各类企业及教育科研单位从事信息采集与咨询、市场调研与开发、经济分析与决策等实务工作以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综合型、复合型跨学科高级人才。
培养目标1: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,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和高度的责任心。
培养目标2:具有良好的经济学与统计学素养,具有数量化思维方式,具有搜集、整理、分析数据的知识和能力。
培养目标3: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,熟练使用统计分析软件。
培养目标4:能运用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,借助文献研究等手段,识别、分析复杂社会经济问题,通过建立统计模型,获得有效结论。
培养目标5:兼具文科与理工学科交叉学科知识,具有创新思维和自我学习的能力,具有较强的沟通理解能力,能够胜任经济管理数据分析工作和经济领域科研工作。
三、毕业要求
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和统计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接受设计和从事统计调查方面的基本训练,掌握建立数量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。
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、具备的能力和养成的素质:
1.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
1-1: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知识和原理;
1-2:掌握经济学、数学、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,熟练掌握大数据、计算机、数学等文理工交叉学科知识,了解理论发展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;
1-3:掌握现代统计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与分析技术;
1-4:掌握中外相关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;
1-5:熟悉经济学、金融学、财政学、国际贸易、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,熟悉人文学科、管理学、法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。
2.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
2-1:具备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、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,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;
2-2: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,能熟练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、建模和分析;
2-3:具备较强的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,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,具备较强的外语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的能力;
2-4:具有运用文理工交叉学科思维、开阔视野和创造性思维开展科学研究和创业就业的能力,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。
2-5:具备自主学习、独立思考、知识更新的能力。
3.毕业生应养成的素质
具有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和世界观;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、职业素养、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;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科学素养、人文素养;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。
3-1: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;
3-2: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、职业素养、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,具有持续的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;
3-3: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,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,适应科学和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;
3-4:具有对经济问题进行严谨逻辑分析的职业素质,诚信自律;
3-5:具有融合大数据、计算机、数学等交叉学科知识的现代统计学思维和深厚统计学理论素养,热爱统计事业。
四、主干学科
应用经济学、统计学。
五、标准学制
四年。
六、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
核心课程:统计学、计量经济学、国民经济统计学、应用多元统计、时间序列分析、企业经营统计学、市场调查与预测、非参数统计、抽样技术。
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:毕业实习、毕业论文、数据科学实践、社会调查实践等。
七、授予学位
经济学学士。
详情请查看附件